首页

女王丝袜舔

时间:2025-05-29 10:10:02 作者:“香港学生内地实习千人计划2025”出发授旗礼在香港举行 浏览量:44795

  宝鸡作为“青铜器之乡”,拥有着中国第一座以青铜器命名的青铜文化专题博物馆——宝鸡青铜器博物院,集中收藏、研究和展示商周时期的青铜器。10日下午,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省宝鸡市,考察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,了解当地加强文物保护利用等情况。这座博物院里,有着怎样的“中国”印记?

  方寸之间,镌刻最早的“中国”

  中华文明,绵延至今。

  我们时时发问:何以中国?

  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内,一件造型浑厚、工艺精美的西周早期青铜酒器——“何尊”熠熠生辉。尊内底铸有铭文122字,记载了武王灭商、周成王营建成周的史实。其中的“宅兹中国”字样,是目前发现“中国”二字最早的文字记载。

△在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展出的“何尊”。(总台央视记者崔刚拍摄)

  “‘中国’二字最早见于在陕西出土的青铜器何尊。”2020年,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曾这样溯古言今。2022年,他亲自批准的建设项目中国国家版本馆开馆,何尊在此展出。

  习近平主席还多次携手何尊,向世界展示“何以中国”。

  2019年,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前,习近平主席同出席开幕式的外方领导人共同参观文物展,青铜何尊吸引了众人的目光。2023年,中国—中亚峰会上,在赠送给中亚国家元首的礼品中,就有一件“何尊”。

  自何尊开始,“中国”二字的内涵不断演变、发展、扩充,从最初的方位区划“天下之中”,直至清末被正式用作国名,出现在官方文书当中。

  青铜铸文明,周礼润华夏

  青铜器,我国古称“金”或“吉金”,几乎与早期中华文明相伴而生。

  中国青铜器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末期,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发现,到了夏、商朝,青铜制作技术突飞猛进,并承载了大量先秦时代的礼仪与文化,形成了独特的青铜文明。

  作为周秦王朝的发祥地,宝鸡见证了中国青铜文明的巅峰时期,这里被誉为周礼之乡、中国青铜器之乡。自汉代开始,宝鸡的青铜器出土历代不绝。这些青铜器不仅造型奇特、纹饰精美,而且铭文丰富,类型多样,涉及祭祀、征伐、婚聘、朝觐、礼乐、盟誓、贡赋、贸易等方方面面,成为研究当时社会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法律和文化的重要资料。

  △被誉为“青铜史书”的逨盘,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出土铭文最长的铜盘。(总台央视记者丁欣拍摄)

  逨盘铭文记录一部极简西周史,堪称“青铜史书”;四十三年逨鼎铭文还原了约2800年前的廉政故事、秦公镈铭文见证秦武公的开拓创新……

  灼灼青铜,铭刻着中华民族古老灿烂的文明密码,是揭示早期中华文明起源、形成、发展的重要代表性物证,其背后蕴含的文明礼制影响至今。

  知所从来,方明所去

  上下五千年,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、发展至今的文明。

  知所从来,方明所去。在去年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,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,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,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,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,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。

  △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建筑外形运用高台门阙、青铜厚土的建筑语言,气势恢宏,厚重威严。(总台央视记者范凯拍摄)

  从“一片甲骨惊天下”的殷墟遗址到“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”的良渚遗址,从“沉睡三千年,一醒惊天下”的三星堆遗址到寻根华夏文明的山西运城博物馆……总书记一次次凝望历史深处,探寻文明根脉。

  经过几代学者接续努力,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绩显著,但仍然任重而道远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这一重大工程,指出必须继续推进、不断深化,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。

  泱泱中华,历史何其悠久,文明何其博大,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、力量之源。

  今年秋季开学,何尊登上中学历史教材封面,探源工程的成果已陆续写入教科书。璀璨的中华文明之光,将在青少年心中播下文化自信的种子,孕育出强国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。

  来源:央视新闻客户端

【编辑:王超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全国科普日:宁夏将5000余项科普活动送到市民身边

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,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国比重超过60%,“新三样”出口增长近30%。在“部长通道”中,科技部部长阴和俊提到,新能源汽车、锂电池、光伏组件“新三样”,2023年出口增速喜人,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夯实了基础、注入了动力。

李继尊任深圳证券交易所党委副书记、总经理

通过全身性检查,健康人群可以尽早排查身体异常,对于狼疮患者而言,早期的、正确的诊断,及时和合理的治疗有助于防止疾病对器官造成损伤。

台媒:台湾强震后“地表位移” 花莲被抬升45厘米

南京7月18日电(记者 朱晓颖)作为在建的世界最大跨度斜拉桥,常泰长江大桥迎来重要工程节点。18日,常泰长江大桥主航道桥钢桥面铺装施工启动。

CBA季后赛四强出炉 半决赛上演辽粤大战

3月19日,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港中坪村考察。一年之计在于春。实现“十四五”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,为基层减负、为实干撑腰,让基层治理效能进一步提升,是此次总书记考察探落实的重点之一。

中国首个离岸式人工岛机场航站楼开工建设

7月30日,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“推动高质量发展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。会上, 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、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介绍,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国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,包括设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,完善拓展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正面清单,不断创新跨境电商通关监管等,推动了我国跨境电商跑出“加速度”。据海关统计,2023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较2018年增长了1.2倍;初步测算,今年上半年进出口1.22万亿元,同比增长10.5%。

相关资讯
文脉华章丨走近青铜国宝 跟着总书记探寻文明密码

完善法治保障,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。民之福祉,法之所系。推进依法治国,人民是根本依靠,也是根本目的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,“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,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”。完善社会治理体系,必须用法治精神引领社会治理,把社会治理纳入法治轨道,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保驾护航。法治思想的根本立足点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坚持法治为人民服务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“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坚持法治为了人民、依靠人民、造福人民、保护人民,把体现人民利益、反映人民愿望、维护人民权益、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法治体系建设全过程”。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,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学习法律知识,增强全民法治观念,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;完善法律体系建设,让人民群众有法可依,运用法律保护自己权益;增强法治思维,敢于用法、善于用法,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穿基层治理的全过程,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合法利益。同时,完善各项矛盾纠纷化解机制,发挥好人民法庭、人民调解组织等在普法教育、化解矛盾纠纷、维护基层和谐稳定中的重要作用,引导和激励基层社会组织、群众自治组织和公众有序参与公共决策和公共事务管理,打造人人有责、人人尽责、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。

热门资讯